• <var id="3wvjm"></var>
    <span id="3wvjm"></span>
  • <tbody id="3wvjm"><track id="3wvjm"></track></tbody>
  • <th id="3wvjm"></th>
    <th id="3wvjm"></th>

    <tbody id="3wvjm"></tbody>
   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  • 海報新聞

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  • 抖音

    • 人民號

  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  • 央視頻

    • 百家號

    • 快手

    • 頭條號

    • 嗶哩嗶哩

    首頁 >新聞 >社會新聞

    運動鞋鑒真“套中套” 制假團伙仿冒得物鑒定證書被抓獲

    2023

    / 11/16
    來源:

    海報新聞

    作者:

    王笑寅

    手機查看

      海報新聞記者 王笑寅 上海報道

      未經授權私自開模印制得物App專屬包裝箱、防偽扣等包材,利用消費者對該平臺獨有“鑒真”服務的認可和信任,為假冒商品披上“正品”外衣,既損害消費者權益、也侵害了平臺方信譽。日前,上海警方根據得物提供線索縝密偵查,成功偵破一起非法制售注冊商標標識案,抓獲羅某、宋某等犯罪嫌疑人17名,搗毀制假窩點6處,查獲制假設備68套,收繳仿冒得物包裝箱、仿冒防偽扣等170余萬件(約75噸),涉案金額達2000余萬元。

    制假現場。警方供圖

      今年8月,市民小黃在過生日時,收到了朋友贈送的一雙名牌運動鞋,不料剛穿出門就被認出是假貨。懊惱之余,他想起收到運動鞋時,有得物的品牌外包裝和鑒別證書,遂向平臺反映。經得物App鑒定,不僅這雙運動鞋本身系假冒產品,連印有平臺標識的包裝紙盒和鑒別證書、防偽扣等也都是仿冒的。

      據小黃的朋友稱,這份禮物是在一個自稱“可以官方鑒真”的“微商”處購得,并非自得物App購買。雖然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,但在該“微商”的直播間里,背景都是得物標志性的“藍箱子”(均為仿冒品),出于對得物的信任他才下下單。

      隨后,得物又在多個網絡購物“直播間”內發現有商家通過展示仿冒“得物藍箱子”來誤導消費者,從而帶動“假貨”銷量的情況,遂向警方報案。接到報案后,上海警方組織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,全力開始案件偵查、深入追查制假源頭。

    得物包裝真假對比。海報新聞記者攝

    防偽扣真假對比。海報新聞記者攝

      據了解,得物電商平臺具有“先鑒定,后發貨”的品牌特色,并配以“極光藍 ”包裝盒、鑒別證書、防偽扣(貼)、品牌膠帶和面單等防偽“五件套 ” ,具有較高的市場信譽度。而經過平臺方鑒定,相關假冒包材與官方制品相比,在印刷顏色、排版和包裝工藝上有著諸多差異,包裝內部的“鑒真二維碼 ”也無法掃描出任何產品的鑒定結論。這些假冒的包 材既誤導消費者購買假冒商品,也嚴重影響了該電商平臺的品牌形象。

      經查,犯罪嫌疑人羅某在經營包裝材料批發生意時,發現該電商平臺的標準化包材享有較高市場信譽,不少商家經常購入假冒包材包裝自家產品以提高銷量,遂萌生了私自印制牟利的念頭。

      2021年以來,羅某在未取得該電商平臺授權的情況下,和父母、兄弟分工負責原材料采購、開模印刷、打包運輸等,模仿正品樣式生產防偽扣、鑒別證書、膠帶,在空白紙箱上印制電商平臺專屬標識和“極光藍 ”色,最終 組成“四件套”套裝出售獲利。

      據悉,本次被搗毀的6個制假窩點,都是以違法生產仿冒“得物包裝”為主要業務。三名違法工人被警方當場抓獲時,工廠內還在進行“假包裝”的印刷作業,約莫400平米的造假倉庫,堆放著超過2萬個仿冒的“得物假箱子”,調制的藍色油墨痕漬四處可見。同一時間,另一處現場,超過10萬個仿冒“得物假箱子”所在的一整層園區倉庫,也被警方一舉搗獲。

    真得物鑒定證書。海報新聞記者攝

      得物App相關負責人表示,只有通過官方 APP 購買的商品,才會配以“極光藍”包裝盒、鑒別證書、防偽扣(貼)等 “防偽五件套 ” ,才能證明是經過多重查驗鑒別的全新正品,也只有通過官方APP 掃描鑒別證書或防偽扣(貼)上的二維碼,才能看到商品鑒別信息,否則都不是平臺官方出品。

      上海警方提醒,廣大消費者應從官方渠道購買商品,不要輕信所謂“二級經銷商 ” “ 內部代購”等不法商家,一旦發現相關侵權假冒犯罪線索,請第一時間報警。

    責編:閆明清

    審核:鄭義風

    責編:鄭義風

    相關推薦 換一換